赵先生,70岁,患有“冠心病、心绞痛、心律失常”20余年,时有胸闷、心慌、气短,多于劳累或情绪激动后出现,1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“心动过缓”,经治疗后,心率波动于35-70次/分,无特殊不适。三个月前,患者因劳累后胸闷、气短、心悸加重,时有胸部隐痛,逐渐出现喘息、全身乏力、头晕、活动耐力下降,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诊治,找到河北省第八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、河北省名中医孙立新治疗。
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增大,左心舒张功能减低;心电图显示为窦性心律,频发室性早搏(部分呈三联律),不正常心电图;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:窦性心律,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,ST-T异常,单个室上早106次,单个室早10808次,室上性成对2对,室性成对11对,室上速1阵,室性二联律125阵,室性三联律370阵,室性四联律274阵。根据患者症状、体征及检查结果,诊断为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室性期前收缩、不稳定型心绞痛、心力衰竭、心功能III级,患者胸闷、气短、心悸、胸部隐痛、喘息、全身乏力、头晕、活动耐力下降,为严重的心律失常。
根据“营养+心理、个体+指南”的治疗原则,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,给与吸氧以改善血氧含量,中草药口服以益气养心、活血通络、补肾助阳为治疗原则,方用炙甘草汤加减,重用炙甘草益气养心,调和诸药;人参、桂枝温通血脉、辛甘化阳;生地、阿胶、麦冬益阴养血;当归、红花、桃仁、川牛膝活血化瘀通络;瓜蒌、薤白、枳壳、甘松宽胸散结、理气止痛;淫羊藿、巴戟天补肾助阳。
治疗后第三天患者胸闷、心悸、气短、全身乏力、头晕、活动耐力均较前改善,无胸部隐痛、喘息。复查心电图示:窦性心律,I度房室传导阻滞,轻度左室电压增高,异常左偏电轴;继续给予中草药口服以益气养心、活血通络、补肾助阳为治疗原则,方药同前。经中西医结合治疗14天后,患者无胸闷、心悸、气短乏力、头晕不适,无胸部隐痛、喘息。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示:窦性心律,ST-T异常,单个室上早92次,单个室早39次,室上性成对5对,室性成对1对,室上速5阵,房性二联律2阵,室性二联律2阵,较前有明显改善,至今未再出现胸闷、心悸、气短等不适。
孙立新 (河北省名中医、中西医结合科主任):
炙甘草汤始见于《伤寒杂病论》:“伤寒脉结代,心动悸,炙甘草汤主之。”
什么是结代脉呢?就是节律不整齐并且有间歇的脉象,结就像绳子上面打很多结,结的距离不固定,出现结的个数也是不规律的,在摸脉的时候,会突然有一个停跳,而这种停跳它是没有规律的。代脉就像滴水,可以慢,也可以快,但是这个间歇是非常有规律的,比如说跳两下停一下,跳三下停一下。结脉和代脉都是一种病脉,像临床上所见到的心脏二联律、三联律基本上可见到这类脉象。临床常将结代脉并称,统为心律不齐的脉象。
什么是心动悸?就是我们说的心慌,砰砰跳的感觉是种自我感觉出来的症状,最常出现在心血管疾病当中,心动悸表明心慌得非常厉害,既心律不齐。
心律不齐,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,会导致心慌、汗出、胸闷气短、眩晕、身体乏力等不适。属于中医"心悸"、"怔忡"的范畴,多因体质虚弱、饮食劳倦、情志所伤、感受外邪等,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被扰,引起心悸的发生,甚至猝死。炙甘草汤就是专为心跳不规律而设的,可以安心稳律,被誉为“中医补心第一方”。其组成:炙甘草、生姜、人参、生地黄、桂枝、阿胶、麦冬、麻仁、大枣。
一旦出现心律不齐症状,就要第一时间到就近医院,进行心电图检查,必要时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。症状,就要第一时间到就近医院,进行心电图检查,必要时可以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。
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清淡饮食,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、蔬菜,适当吃一些对心脏有益的干果,避免暴饮暴食,尽量不要吃得过饱,以免加重心脏负担;作息要规律,保证充足的睡眠;坚持适当的锻炼,增强体质和心脏功能;戒烟、戒酒;保持乐观的心态;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,如果在服药治疗,要注意不可擅自停药或增减药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