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来了,阳气渐生,但阴寒未尽,正处于阴退阳长、寒去热来的转折期。是全年的最为重要的核心。
风是春天的主气,春风既扫荡寒冷,又荣生万物。但风邪也是致病的首要因素,“风者,百病之长也。”“春伤于风,夏必飨泄。”
大寒、立春、雨水、惊蛰这四个节气属于风季。风季风邪最猖狂,一不小心就把人吹凌乱了。
人一旦受风邪就会出现头疼、肩背疼、怕风、感冒鼻塞等症状,有些还会起风疹、皮肤瘙痒,这段时间也是中风的高发期,要尤其注意提防虚邪贼风。
老祖宗的智慧《黄帝内经·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里有这么一段话:
“春三月,此谓发陈,天地俱生,万物荣。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。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肝,夏为寒变,奉长者少。”
然而,如果你冬天没有养藏好,没有储藏好精气神,到了春天,生发就乏力。容易出现肝胆问题,比如偏头痛、高血压、眼干、入睡困难等等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,想要安安稳稳地度过春天,肝胆问题一定要及时解决。
看眼睛
如果肝气不通,肝火太旺了的时候,眼睛就开始出现问题,就会容易发干、发涩,建议您要特别留意自己的眼睛,是不是有发干发涩,这就属于肝火太旺的一个表现。
看嘴巴
我们把嘴巴闭住,上下嘴唇之间,往里边一点这一条,是干的还是湿的。如果我们感觉到嘴唇的内侧发干的时候,这一般就属于肝火太旺了,肝气浮动。
看虎口
我们的虎口,也就是我们拇指和食指指根的中间点。这个位置一般是粉红色、红润的。在手掌的反射区里面,虎口对应的这里就是肝区,如果这里发青的话,一般代表肝气不通,是肝火肝郁的表现。
肝胆调理不好,会引发肝炎、胆囊炎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脑溢血、脑中风。那么如何调理肝胆呢?春季时常喝一碗养肝通神汤,帮助我们养肝胆。
原料
黑豆30克、桑寄生15克、当归3-5克、去核红枣7-9枚、鸡蛋2-3个、生姜5片
做法
1、将黑豆、桑寄生、制当归、红枣切开,加清水浸泡30分钟;
2、然后把鸡蛋、生姜加入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;
3、水开大约15分钟后,将鸡蛋取出,剥掉鸡蛋壳;
4、再把鸡蛋放进去煮,再约15分钟即可。可以加些红糖调味; 黑豆最补益的是豆衣,可养血驱风、补肾阴,所以不必把黑豆煮成软烂,吃鸡蛋喝汤即可。
功效
●桑寄生吸收了桑树的精华,不但能补肝肾、强筋骨,还可解春天的风邪,治肝风晕眩、头疼,轻身通神。
●黑豆、红枣是益肾养血的,鸡蛋轻补气,所以这个小甜品对女性非常好,体虚又容易上火的人,可以每天煲一碗这个甜品给自己,连续吃上三天养血养肝、让身体恢复春天的气象。
注意
若本身有湿热、痰湿等情况,过多食用补肝血食物可能会加重体内的湿热或痰湿,反而不利于肝脏健康。比如体型偏胖、舌苔厚腻、大便黏腻的痰湿体质者,更应先以健脾利湿等方法来间接养肝,可以参考下面的两个方子,而非盲目补肝血。
1 太子参陈皮大枣茶 太子参15克,大枣5 枚,陈皮3克,煎煮后代茶饮,可调养肝脏。
2 山药扁豆饭 粳米100 克,扁豆20 克,山药50克。加适量水,大火煮沸,然后小火焖熟即可。由于春季容易出现肝气过盛而影响脾胃,因此春季养肝还强调健脾益胃,这碗饭的精妙之处便在此了。
供稿|药学部 李云特